Hi 你好,欢迎访问!登录
当前位置:求索作文网 - 优秀作文 - 正文

2022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800字[优秀10篇]

2022-04-15 13:05:19求索作文网 - 优秀作文搜索 | 客服
A+ A-

作者:赵浩霖

篇一:2022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800字

赵浩霖

今天在学校我们上了一节特殊的课――“天宫课堂”第二课。为什么说它特殊呢?因为这堂课是宇航员王亚平阿姨、叶光富叔叔和翟志刚叔叔在我国的太空空间站“天宫一号”里给我们讲的。这节课真的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真正魅力,使我的我心情无比的激动,为祖国的强大由衷的自豪。

首先,是王亚平阿姨带我们做了几个小实验,叶光富叔叔做助理,翟志刚叔叔当摄影师。太空“冰雪”试验中,当氯酸钠溶液和结晶核毛杆触碰时,迅速凝结成了一个白色的冰球,这个冰球居然是热的。液桥演示试验中,让我们更直观的看到了水表面的张力。油水分离试验中,让我了解了不同密度的液体浮力是不同的。太空抛物实验中,让我明白了在失重状态下物体是静止悬浮的,稍稍给一点力,物体就会沿着力的方向飞行而不下坠。更让我惊喜的是王亚平阿姨所用的试验物品竟然是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那可是我最喜欢的玩具了。

然后是叶光富叔叔给我们介绍空间站里的各种试验器具,讲解了在空间站做实验与在地面上有什么不同,以及微重力与高微重力的区别,还给我们做了一个悬浮试验台自动归位的小实验。虽然有好多知识我还没有学习过,也不是很明白其中的原理。但是通过叶叔叔的生动讲解,让我对航天物理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想赶快去学习。

最后是“天地互动”环节,由地面上第二演播室的同学们现场提问,宇航员叔叔阿姨现场给大家答疑解惑。如来自北京的同学问:在太空中人们的皮肤会不会变好?空间站的时间是怎么设置的?来自西藏的同学想了解在空间站看到的“月相”是什么样的等等。宇航员叔叔阿姨都生动立体的做了一一解答。

通过这堂课我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见证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奇迹,认识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科技强,则国强,祖国强大了,国家富强了,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更加坚定了我要好好学习的信心。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不过我也不心急,因为我精彩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今后我要努力的去学习科学知识,争取以后也能做一名宇航员,去探索太空,破解更多的星空未解之谜,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浩瀚的宇宙神秘而美丽,而最美丽绝对是那一抹红――中国红。

篇二:2022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800字

曾博禹

一堂“太空授课”,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如果说此前和过去的载人航天器我们更多地骄傲于宏观上发射和运行回收的成功,那么我们现在骄傲的是航天科技和实验的细节上的生动美丽的展示,一堂太空课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首先是对青少年科学探索精神的影响。一堂“太空授课”,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如果说此前和过去的载人航天器我们更多地骄傲于宏观上发射和运行回收的成功,那么我们现在骄傲的是航天科技和实验的细节上的生动美丽的展示,一堂太空课究竟给我们带来了

第二,能够强国,能够振国威,能够带来民族凝聚力,这话过去也许有抽象,但是,面对天宫课堂一次次,一件件和一回回的科学演示,其次是对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的影响。有趣的太空授课”让平时有些枯燥的物理公式变得生动起来看得见摸得着,一滴水珠中蕴含着几多科学的原理一次航天员称重,蕴含了简便的科技应用,不仅让青少年兴趣盎然,也让成人观众更加喜欢科学,而航科技并非是高高在上的空洞难解,航天科技最终是为生活科www.i1766.com技服务的。

第三是对航空科技改变生活的影响。航天科技中蕴含了诸多的民用科技,每一次航天科技的进步和发展,都会极大推动民用科技的发展,数字温度表、干吃面、尿不湿、心脏泵和补充液体等等无不是航天科技的民用结晶,如今“太空蔬菜”已经广泛栽培,服务于人类的生活,航天科技功不可没。

第四是对趣味教育的影响。相信看了这一堂“太空授课”,即使很不愿意学习科学知识的学生也会感觉到,原来科学可以这样有趣,这样生动,这样实际,从水滴到失重的单摆运动,从陀螺的轴心运动规律到液体的张力和毛细现象等,如果在平时的教育活动能够多些像“太空授课”这样的趣味性、直观性和生性,将学习科学知识从枯燥到有趣,不但能够激发再多的孩子投身于科技事业,更会在学习中获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总之,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不能想当然,过去我们不少人以为航天员看天空一定是天空湛蓝,通过这次“太空授课”我们知道了,航天员看到的大空是很亮的黑色天空,科学和科技永远是一个国家。

篇三:2022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800字

航天梦,强国梦

廖瑜希

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在距离地面三百公里的中国空间站里,神州十三号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宇航员化身“太空老师”,互相配合,为我们带来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本次的太空课堂依然采取天地对话的方式进行,由三位宇航员在中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展开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并展示空间科学设施。印象最深的是水油分离试验,听王亚平阿姨介绍,在正常环境下,水和油是分离的;但是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几千年前的孔圣人是否能够想到,在千百年后的今天,炎黄子孙会像嫦娥奔月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向世人传递科学知识呢?宇航员们在太空为我们传递科学知识,用太空实验向青少年展示宇宙的魅力,将“师者”的职业光辉洒向遥远、神秘、广袤深邃的太空,也是航天科技向教育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试问,如果没有日益成熟的航天技术和强大的综合国力,如何能完成这一壮举呢?

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离不开他们的艰苦奋斗。从航天项目上的一无所有,到1992年宣布的载人航天计划的三步战略;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神州五号”在太空飞行21小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2008年9月27日,翟志刚穿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完成了中国宇航员首次出舱活动。他的一小步,迈开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历史性的一大步――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通过天宫课堂,我们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了解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史,也感受到宇宙的魅力及科学的力量,激发了同学们对神秘太空的无限兴趣。“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是下一阶段航天领域的接班人。浩瀚星空,广袤宇宙,等着我们去探索;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我们要发奋苦读,去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去实现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篇四:2022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800字

陈佳阳

芳华刹那尽,万千记忆舞翩跹,兴风霁月伴我眠,十方花落旖旎无边”。今天我们再次迎来了神奇的天宫授课。

下午3点40分,天宫授课开始了。我们第一个观看的是太空“冰雪实验”。首先叶光富老师拿来一袋醋酸钠溶液,接着王亚平老师用双手将醋酸钠溶液挤出,过饱和的乙酸钠溶液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液体球。随后,王亚平老师利用手中的结晶核颗粒的毛根打破了液体稳定状态,迅速结晶,像一个小小的冰电,奇迹般地浮在万空中,并未像地球上的冰电,啪”的坚到地上。液体球结晶外观像“冰球”实则为”热球”。一开始不明白的我,听了王亚平老师的解释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过饱和乙酸钠溶液会向外释热量,从而变成热球。

接着液桥演示的实验、水油分离的实验和太空抛物的实验。水油分离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在地球上,因为重力的引导,水和油放在一起是会分开的。而在太空中,它们就会融合在一起。同学们煞费苦心,想了好多的方法来让水油分离,最后终于如愿以偿,那就是快速旋转小瓶,水油在离心的作用下实现了分层,水油才能分开。

简单有趣的小实验,一个个的精彩纷呈!如今,随着中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太空授课刷新了科普教育及物理教学的固有模式,其直观性、生动性和启发性,在更多的青少年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从“两弹一星”、“嫦娥”问月,到“北斗”、指路“天宫”揽胜,”“天问”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苍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次次前进,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如今浩瀚的太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测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

短短60分钟的太空授课,拉近了我与宇宙的距离,让我意犹未尽。通过这次授课,我不仅收获了许多的知识,也深深感受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国力的强大。梦想可以播种、梦想可以接力,梦想也可以照进现实。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富则国富,让我们努力学习,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篇五:2022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800字

徐鑫如

“神箭”在弦,再度问天。自古以来,人类就向往探索宇宙,螺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遂日……远古的传说,是中华儿女朴实的向往,却印证着中华民族的丰富联想与智慧。回首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我国航天人胸怀航天报国之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取得了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和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这“飞天一跃”,将不断指引我们去“击破万里苍、自标星辰大海”,彰显了航天工作者自力更生、不甘人后的进取精神,凝集着中华儿女的殷切期望,凝结着航天工作者夜以继日、刻苦攻关的辛勤汗水,凝聚着国家和民族追求科技进步的澎湃力量。

自力更生、攻坚克难。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对于加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升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航天事业奋斗历程,就是一段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历程,“中国创造”突破了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巨大跨越,成为中国科技创新日益深化的生动缩影。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离不开亿万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接续奋斗。

自强不息、勇攀高峰。放眼当今的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发展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各国在发展战略部署上都以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航天技术就是重要内容之一。载人航天是世界高新科技中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它的覆盖面广、影响力深,丰富的应用场景已超乎人们的想象,中华儿女以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打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一定能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我国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独特的制度优势,无数航天人前赴后继、自强不息、不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航天科技成果。

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自主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航天技术的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自主创新”见证了几十年航天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一次次重大的跨越,牢牢抓住了航天技术主动权,助力我国路身于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推动了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当前,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无论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满足人民。

篇六:2022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800字

朱耀博

2022年3月23日,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三位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物理课。本次主要演示了五个项目,分别是太空“冰雪”试验: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液桥演示实验:演示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水油分离实验:演示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太空抛物实验:演示天地之间抛物区别;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与展览:介绍核心舱高微重力、无容器实验机柜,展示本次任务中开展的空间科学实(试)验进展。

王永志先生曾经说过:“如同运动员在起跑线上晚了一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比别人更大的步伐、更快的速度来追赶。”是的,我们国家航天事业比西方国家和苏联晚了许久,但是现在我们国家却站在世界前沿。从1956年起步,到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再到1999年神舟一号升空,再是2003年杨利伟升空,以及今年即将建设完成的中国空间站,中国的航天科学家们用实际告诉世界――中国能行!作为一个后起之秀,中国航天实力现在位于世界第二,2021年的发射火箭升空数居世界第一!就连美国也曾经想与中国合作。可见我们“后起者”的实力是多么强大啊!

从东汉刘安笔下的嫦娥奔月;到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笔下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再到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再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再到现在的中国空间站,人类航天事业从幻想到进入太空再到探索火星只花费了2000余年。2000年,对于地球乃至宇宙只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罢了。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漫长的,充满机遇、挑战的。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一定能登上火星,甚至是造出曲率引擎飞船游览银河系。

这次课程,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了中国科技力量的强大。通过天宫课堂,我们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空间站的建立,飞天梦的实现,靠的就是先进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将更加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篇七:2022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800字

李忆婷

望向星空,一颗颗星星在不断的眨眼睛,月儿像小船挂在天空,那里就是辽阔的宇宙。6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能吃苦、能战斗、能功关、不服输以及不放弃的精神。于吾辈而言,吾辈需发扬航天精神,继续探索星辰大海,在自己岗位上熠熠生辉。

今天,我观看了一个名叫“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的直播课。这个视频主要讲述了“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的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我觉得最神奇的情节是水球。第一处就是王亚平老师做了一个水球。它非常漂亮,只见王亚平老师将水滴放进水膜中,然后水膜会一点点变厚,继续向水膜里添加水滴,最后变成了一个漂亮的水球。王亚平老师还说在陆地上是做不了水球的,只有在微重力的情况下才能完成。老师们的太空之旅真是又神奇又有趣,真想像他们一样勇敢地完成祖国神圣的太空任务。我最喜欢的是“泡腾片实验”。只见王亚平老师拿出准备好的蓝色颜料滴入水膜当中,水膜瞬间变成了蓝色水球,随后王老师将泡腾片放到水球里,水球中产生了许多欢快的小气泡,慢慢地水沸腾了,但由于太空的失重,气泡没有冲破水球,随着气泡不断增多,水球逐渐变成了一个欢乐的气泡球,像蓝色的地球一样,简直美轮美奂。叶光富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失重状态下细胞生长发育状态。细胞一闪一闪的,很神奇,让我感受到太空的奇妙。翟志刚老师告诉我们,宇航员长期在太空中会对血管有影响,对骨骼肌肉也有影响,为了防止肌肉萎缩,会有自行车拉力器泡台等运动器,还有一件秘密武器――企鹅服。他还为我们演示了太空转身,太神奇了!在这节神奇的太空课上,有些问题还有可能在飞船上得到验证和解答,让奇思妙想变成“眼前的现实”,这个“天地连线”的课堂,还有全国亿万人民的密集关注,强烈鼓舞了同学们,他们的科学意识、想象力、求异思维终于呈现了井喷。为我们搭建了宽敞的思维平台,提问机会,允许学生思想奔放甚至撒野奔跑,充分理解、包容其不足,同学们潜在的发散性思维,就能够喷薄出。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出征前所说,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梦想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篇八:2022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800字

贺文轩

逐梦太空永不止息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有了梦想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有美好的未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畅游太空的梦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航天人逐梦的脚步始终在路上。如今,中国已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梦想”变成了“现实”。――题记《天宫课堂》开课了,这个消息让我很是期待,早早就坐在了电视机旁,等待着开播。怀着激动的心情一秒不差的看完了整个节目,让我知道了航天员看到的太空是很亮的黑色天空,看到了在失重状态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形成的液桥现象,也看到了太空抛物的现象,还有很多的疑问都在这节别开生面的课堂上有了答案。我想,“天宫课堂”的开讲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载人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意味着我国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延伸。这难道不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吗?

这一次,中国航天员们在离地球300多公里的浩瀚宇宙中,向我们传授着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现着太空的魅力,激发了无数学子对浩瀚宇宙的向往之心。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此新奇新颖的太空授课方式,也只能是如今的中国才能完成的壮举,算得上是前无古人了。孔子当年周游列国讲学时又怎能想到,他的后辈们能在浩瀚宇宙中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英雄将光辉洒向了太空,仿佛使整个太空都沐浴在了光辉之下。渴望求知学子们仿佛徜徉其中,大口的吮吸着太空知识带给我们的新鲜气息!

航天英雄的太空授课,为我们开启了太空的神奇之旅,也为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播下走向太空的种子。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而广阔宇宙的未知给中国载人航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汲取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而这一接力棒有一天就要传到我们手中,责任要求我们这一代不负使命。而我也在心中默默立下志向:要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科技强,则国强。少年强,则国昌盛!自信自强才能走上成功之路,让我们为中国航天点赞,为航天英雄点赞。又一次的《天宫课堂》,又一次的心灵震撼,更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篇九:2022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800字

丁圣

题记:科学所打开的世界越来越辽阔,越来越奇妙……――伊林

“天宫课堂”又开课了。3月23日下午3点40分,我们全国的青少年共同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直播的“空中课堂”第二课,又见到三位令我钦佩的航天员“老师”――王亚平、叶光富、翟志刚。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情不自禁地握紧拳头。三位老师相互配合给我们演示讲解了五个神奇的太空科学实验: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和太空抛物实验。这些实验有趣又神秘,令我大开眼界。

我感受最深的是“太空冰雪实验”,只见王亚平老师拿出一个装有乙酸钠溶液的袋子,用手轻轻挤压袋口,捏出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小水球因为失重的原因在空中缓缓漂浮着。接下来,王老师用一根白色的小棍碰触了一下小水球,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小水球慢慢、慢慢地变白,一会儿竟然变成了一个“雪球”。这……这怎么可能?我不禁睁大了眼、张大了嘴,好想也拥有王老师这样一双魔法之手啊!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有点似懂非懂:这不是魔法,而是百分之百的科学!这个实验实际上是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核、结晶的过程,实验的“玄机”就在于白色的小棍上沾有晶体粉末,为过饱和乙酸钠溶液提供了凝结核,反应之后水球也就变成了雪球,这个雪球还有热度呢,其实应该叫“热球”。科学世界真奇妙吖!

接下来的几个实验也非常神奇,我边观看边时不时地发出惊叹之声,真想也自己动手去实验一下啊!以前上科学课的时候,我总觉得这些小实验有什么意义呢?现在,王亚平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拨云见日:“小实验,小原理,大作用。”实验虽小,影响却大。我不禁想到,我们国家的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可能也都是从一个个小实验开始做起的吧。我们的太空飞船、太空站的发明设计也应该是做了无数个小实验才有了现在的样子吧。科学太奇妙了,它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可以带我们飞向太空,引领我们探索未知世界。

科学梦,张力无限!神奇的“天宫课堂”让我对科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也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仰望星空,浩瀚无边,正如科学之梦,我们前进的脚步永无止境。未来的大门正在我们面前徐徐敞开,让我们以梦为马,奋进努力,将来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为祖国效力,让更多的人感受科学的奇妙!

篇十:2022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800字

天地互动共撒科学梦

孙浩然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外太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时至今日,中国航天人终于把浪漫的神话变为现实。

3月23日下午,在浩瀚的外太空,三位宇航员老师―王亚平老师,翟志刚老师和叶光复老师通过《天宫课堂》,给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

三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四个实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液桥演示”实验了。只见王亚平老师手持两块透明玻璃板,叶光复老师拿起一袋饮用水,往两块玻璃板上分别挤上一个水球,亚平老师小心翼翼地把两块玻璃板靠近。这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两个水球触碰到一起,相互纠缠起来,慢慢的两个水球竟融合在一起了!王亚平老师又慢慢地把两块玻璃板拉开,嘴角勾起了一抹神秘的微笑。顿时,眼前的景象令我张口结舌:水桥并未断开,而是变得更细更长了,水桥颤悠悠地不停晃动。我情不自禁地从座位上一跃而起,不停地鼓起掌来。在王老师的讲解下,我明白了这是因为在空间站重力消失后,液体表面张力“大显神威”。

就在我感叹太空真神奇的时候,有趣的“冰雪”实验开始了。叶老师拿出了一袋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经过不断尝试,亚平老师挤出了一个液体球,这个液体球圆滚滚的,里面有许多微小的气泡一颤一颤地漂浮着,可爱极了。王老师拿起一根沾了结晶球的毛杆,轻轻地碰触了一下液体球,液体球表面迅速结晶,变得洁白无瑕,像一个冰球一样。看到冰球在空中滚来滚去,我自然惊叹不已,对太空更多了一份向往之情。

读过《上下五千年》的我们都知道:从远古的嫦娥奔月,到敦煌壁画的飞天;从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发出的《天问》,到明朝的万户乘火箭持风筝开始人类首次飞向太空的尝试……中国的飞天梦就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血脉之中。现在,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我深深地为之骄傲与自豪。而今,三位老师在遥远的太空给我们授课,与我们互动,这都是科学的力量,我们的梦正在变成现实……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天宫课堂已经下课,但我的梦才刚刚开始。少年强则国强,我希望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奋斗,探索宇宙奥秘,实现我的飞天梦、科学梦,也为强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联系我们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千篇网
注:需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价格:3.00元

支付宝支付
联系客服
扫一扫,支付¥3.00

正在加载二维码...

支付完成后,等待10秒,请勿关闭此页!
【手机端支付方法】屏幕截图保存此二维码,支付宝扫码-选相册-选此图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