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你好,欢迎访问!登录
当前位置: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 - 正文

《见识》读后感3000字

2022-04-21 12:48:38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搜索 | 客服
A+ A-

《见识》是一本关于个人精进的书,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智者交谈,与这位智者,相见恨晚。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见识》读后感3000字

读完了吴军老师的《见识》,内心十分平静,诚如他所说,这本书提供了一套洞察世事和人生的独特方法,因此,我想以“新知”为题写随笔。一则,新知表示此书许多地方给我新的认知,类似于开了脑洞;再则,书里那些从前知晓的观点,再看到时候,竟又重新感知,有了不同见地。

#关于个人#

全书归类为关于“个人精进”的主题,围绕个人见识、个人发展、个人选择等多个方面给我们打开了窗户。于“个人精进”而言,我所了解的是身边好些朋友的个人精进主要是在学校学习的过程里比较集中,而且进度很快,大部分人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后,便随着社会的洪荒滚滚向前,每每制定了个人年初规划,个人年终总结,个人精进计划表,都莫名其妙被今晚熬的夜,明早赖的床悄悄裹挟,不知所踪了。

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渐渐有一些教育人士开始重视个人的终身精进,并且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于是社会上的成人继续教育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占据了市场的大蛋糕。你瞧,敏锐的人,始终能够找到市场的空缺。仔细想来,一个人立于世,不是靠学校里学习了十几年知识,然后在余生的几十年加以运用的,而是要在之前的基础上,去扩充、去积累,最后实现创造与再创造的过程。

“人生是一条河,每个人总希望自己这条河能更宽一点、更深一点、更长一点。要做到更深,是靠自己的修行和对世界的理解;要做到更宽,则是要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共同做一些事情。”自己的修行尚且可以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和坚持去实现,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做一些事情,最好能做成功,这便需要我们的个人魅力和行事魄力。简单点讲,你不仅要有做事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领导力,要有筹谋的智慧。而这,也离不开个人的精进呢。

#关于伴侣#

我们都知道,伴侣是陪伴我们走完人生下半场的人,但是生活中鲜少有人能拎清楚伴侣的重要性。很多人在父母、子女、伴侣的排序上,不自觉将伴侣放在了最后,或许因为太亲近反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庭也是因为关系颠倒而家宅不宁。在一个完美的婚姻中,双方都需要明白关系的亲密程度和重要性依次是“夫妻优先于子女,更优先于双方的父母。”

比投资自己重要或更重要的,便是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古训有“一个好女人能富三代,一个坏女人能毁三代。”这里说了女性伴侣的重要性,当然,合适的男性伴侣同样重要。在此,总结吴老师的观点给大家一点建议。一个好妻子,通常是:不搬弄是非而且性格好,迷人、有气质、聪明。选择一个好丈夫,便首先要看他的“婚姻观”,其次看他有多少创造未来的能力。

这里我还想表达的是,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我们选定了自己的伴侣后便应当抱着坚守一身的信念来过日子,一边提升自我,一边投资伴侣。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内省、相互监督,发现自己和伴侣身上的优缺点,取长补短,进行投资。现下的人们已经习惯了捡现成,男朋友、女朋友,情感方面喜欢捡他训练好了的;财富方面喜欢挑已经衣食无忧了的;可多少忽略了人的发展性和精神的方面的成长,这是极可怕的事情。

#关于父母#

龙应台老师在她的书里提到,父母与孩子生来就是渐行渐远的过程,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陪伴他拥有独自离开的能力。我们在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浸润下长大,很大一部分人一时半会儿无法理解这样的豁达。

其实,我们用开放的眼光来看,现今的父母多少是不够成熟的。

首先,尊重和理解方面,中国的父母在精神、人格平等,对思想包容理解这块是匮乏的,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未来实行“一手包办”,总认为自己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要多,自己的经验能让孩子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一辈子顺风顺水。我想问的是,“然后呢?”太过顺利的人生背后,孩子的一生形同被设定好的齿轮。

再来,独立方面。我们的父母过多的把自己毕生的精力放在孩子乃至于孙子身上,让许多远远超过18岁的年轻人如巨婴一般生活着,完全没有独立的能力,不难想象,世世代代发展下去,我中华子孙何谈一代更比一代强?

另外,输赢之说。我们的父母是吃过苦的一辈人,他们对于输赢的观念特别看重,生怕自己经历过的艰苦岁月再次发生在孩子身上,这边有了所谓的“赢在起跑线”思想。总想着跑在队伍的前头,不要“落后挨打”才好。其实呀,现在的社会发展得如此之快,机会又浩瀚如海,在人生慢慢的马拉松长跑中,起跑线一说当真没有了说服力。我们不妨冷静下来,看看有多少能人志士不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幸福的生活,而倒退回去,他们也曾经在起跑线的很后面呢。所以,一定要说起跑线的话,父母的见识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关于幸福#

幸福的主题太宽泛了,但我们多数时候是在说一种内心的真实感受。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喜欢坐拥挥之不尽的财富,有的人享受捐赠自己已有的财富;有的人喜欢热闹繁华中起舞,有的人喜欢安静宁谧中阅读;有的人喜欢生活在不停的增加,有的人喜欢生活一直做减法。瞧!这因人而异的。

吴军老师把财富比喻成它是上帝的寄存在你这里的,如果你没花完,死后是要还回去的。这样看来,不如把钱看成是我们提高生活品质的一个手段,适合自己就好了。如果拥有太多的钱,便需要考虑财富管理、资产配置、以及投资等问题,投资就涉及到风险,风险的来临也会降低人的幸福指数。所以,财富也不是越多越有好处的,懂得有效挣钱、合理花钱以及管理钱才是好的。

我们大多数人喜欢热闹繁华、人潮涌动的地方,在这样紧密的环境里可以暂时忘了自己源自内心的孤单,于是有人感叹“因为害怕孤单,我选择热闹。”这是很多年轻人的通病,不敢一个人独处。其实,有些人是喜欢独处的,他们通过阅读,通过打坐,通过焚香等等的方式,与古人对话,接近自己神性的一面,然后他们的思想得到飞跃。这样的人毕竟占少数,他们默默的发光发热,变得更加优秀。

生活需要做减法的思想大概是从日本的《断舍离》一书发行之后开始风靡起来,给了我们看待生活的另一个视角,遵循减法生活的人大部分是年轻人,我们的长辈们依然还在越多越好的思想里怡然自乐。多少未必有个定数,首要的是自己要给生活定调,譬如,你喜欢极简主义总不会添置一些繁杂构造的物件儿的,倘若你喜欢宫廷陈设,那家中自然要些中式风格的物品才能烘托出气氛来。我对减法生活的认知是,我们大可不必向以往一样,买很多东西留着不用,想着世世代代传承,能增值或保值,说到底,潮流的趋势变化得太快,与其花大力气买这些东西等过时,不如好好经营好当下,只买适合自己的,并且自己需要的,物尽其用,提升品质便很好。

我想,遇见一本好书是缘分。尤其在合适的时间遇见,它的效能便扩大十倍、百倍。一本好书,本身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认清世界,弄清心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个时代,我们需要阅读,和深入的思考。

《见识》读后感3000字

《见识》是吴军在『得到』开设的《硅谷来信》专栏的文章合集,但是不仅如此,还增补了大约50%的内容,我猜想是把原来不适于日更语音专栏的部分补了出来。我本以为文章合集的书是写不出成文章的读书报告,但没想到梳理了读书笔记后,还真让我找到了本书的两条主线,可以串联起一篇文章。 《见识》一书的核心是探讨成功的三个要素:「反思」、「专注」与「协作」。虽然吴军老师把书中的内容划分为「商业本质」和「人生智慧」两大部分。但是我在摘录完读书笔记之后发现,本书实际上是凝聚在「反思」、「专注」和「协作」三个要素组成的心法。

1. 「冷静」的反思

吴军在前言就提出了挨巴掌的人生模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挨巴掌的过程,生活中碰到的失败、挫折都是一个个巴掌。面对巴掌,反应无外乎三种:第一种,一巴掌扇回去;第二种,认怂,捂着脸走开;第三种,先冷静分析,也许是我们真该被扇,那就接受教训,也许对方真的就是个混蛋,我们或许应该叫警察来管他,当然也可能有人日后找机会整治他,让他记住教训。显然,第三种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方式,让自己的巴掌不白挨,至少能有所收获,从而有所积累,完成人生阅历、能力的不断叠加。反思的关键不在于「分析」而是前面的定语——「冷静」。展开分析并不困难,但是冷静的分析才拥有价值。看过《奇葩说》的都知道,一个事情,正面反面其实都能讲出道理来。在愤怒的状态下的分析,其必然是对方混蛋、我冤枉的结果。这虽然是分析,但显然没有价值。只有冷静的状态下,才能合理拆出事情的要素,并且恰当的赋予各个要素的权重。

2. 专注=不乱换=极致

吴军在书中举了一个朋友的例子。这位朋友出身贫寒,却总能得到命运之神的眷顾。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又进入康奈尔大学留学。在职业生涯中,赶上了两次任职公司的IPO,一个是高盛、另一个是谷歌。之后的投资生涯也非常成功。这位朋友做选择的心法,就是在投资(自己的时间或金钱)时,恪守「寻找独一无二的价值」的原则。无论一家公司的股价如何上涨,媒体上如何光鲜,只要不符合「独一无二价值」的原则,他都不会投资。他躲过了一些坑,比如乐视,也错过了一些机会,比如小米。但他并不在意这种机会的错失。他非常认命,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从不去想。他关注命中能够得到的,也就得到了所应得的。 吴军还举了另一个「专注」的例子。20世纪80年代到美国的中国人,回国的很少,一心一意在美国发展,其中的许多人成为了美国著名大学的教授。近年来在美国留学并且能快速发展的人越来越少,原因就在于机会太多,既可以回国,又可以去工业界挣钱。随着机会的增加,取得较大成就的人反而减少了。 专注的第一个价值在于,你能够在某个具体领域中不断累积,形成复利效应。借用李笑来的一个比喻,你只有把一块块砖垒在一起,才能造出房子,否则东一块、西一块,什么价值都没有。成功的公司都是专注在一个领域精耕细作,才能站稳脚跟,等在一个行业形成了竞争力,才考虑是否要跨领域。阿里巴巴盯住了淘宝,直到打败了易趣成为行业第一,才考虑大数据等业务;腾讯原本就QQ一个拳头产品,在即时通讯打遍天下无敌手,才跨领域;谷歌盯住了搜索,亚马逊原来只卖书。复利效应的另一方面,是能够最大化利用你的资源。一个人的时间和金钱永远是有限。追热点不仅不能形成核心能力,甚至还会阻碍形成能力。乐视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本来在视频服务行业,乐视网很有竞争力,拓展到电视制造也算是在同一领域的精耕细作,但是在该种业务还没有脱开烧钱模式,形成正向现金流之时,就急匆匆的投入电商、影视甚至是造车,最终短板的现金流紧张吸干了长板的现金流,最终导致整个集团的崩塌。假如乐视是一家战略咨询公司,那绝对是及其成功的。无论是付费会员还是电视盒子、汽车,都是行业的风口。但乐视问题就在于没有做到专注。一个「未来挣钱」的业务还没到达「未来」时,就急匆匆的冲到下一个「未来挣钱」的业务,最终把自己的资源涸干。乐视不是死于愚蠢,而是死于贪婪,所有的机会都想抓住。专注,才能避免人性固有的贪婪。 专注的第二个价值在于,你可以把一个产品做到极致,获得竞争优势。复利效应是从自身的角度看,而极致则是从竞争的角度看。在你还不知名的时候,把一件事做到100%远比把10件事做到80%有价值的多。比如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宋史专家就比中国史专家更有价值,王安石专家就比宋史专家更有价值,王安石变法经济史专家就比王安石专家更有价值。因为在开学术研讨会时,你如果只是个宋史专家,那研究宋史的人非常多,为什么要请你?但是如果是王安石专家,那至少你的竞争对手会少一些,其次你的客户会对你有确定的期待,就比一个宋史专家更有请你发言的理由。在商业上也是如此。提到魅族手机,你脑海中能想到什么?一无所有。小米呢?性价比。华为?黑科技。OPPO?迪丽热巴。市场的竞争结果也显示了这种认知占位的区别。(所以斜杠青年可能是个错误的理念,或者至少是被错误理解的观念。)

3. 协作——杠杆效应

吴军在书中既讨论了协作的价值,也讨论了协作的方法。人类社会就是建立在协作之上。脱离了社会的人,打不过狗熊,跑不过猎豹,追不上山羊。通过协作,人类发挥各自的特长,通过交换促进了效率。这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央视这两年出来很多媒体人创业,但大多数都失败了,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很多离职者离职前往往会对某个问题深入思考,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因此自己出来做事情的时候,能用多年累积的势能打响第一炮,但也仅是第一炮。因为原本的资源在离开单位后会很快消散。很多自媒体一开始有观点、有新意,但后来就是在凑内容。但是那些成功的,比如罗振宇、马东,都是在做平台,《罗辑思维》看似一直是罗振宇在讲,但到后面越来越多的内容是借助了与他人的协作。最开始几期是罗振宇讲自己的见解,之后便转向了对他人书籍的转述,到最后变成有专门的策划人进行策划,然后由罗振宇进行讲述,再到今天的『得到』,直接请各行各业的牛人来写专栏、出课程。促进协作,加强分工,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如何达成与他人的协作呢?第一,你自身要有利用价值,要有能力,所以需要前文所说的专注。第二,你要能完成和他人的对接,让别人知道并且能利用你的能力,这就是沟通能力。吴军老师在书中多处都强调了沟通能力,并给出了一些技巧。比如最有效的沟通是第一时间直接给出答案,然后补充解释。人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注意力最多集中30秒。因此,直接给出答案,是让对方能够听进去的几乎唯一手段。再比如,说服别人的时候,要点有二:其一,拿出不可辩驳的事实;其二,以一种别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说服别人。事实是说服的逻辑基础,而方式是说服的情感基础。在说服方式上,吴军很推崇赵小兰的说法方法。赵小兰的说话有三个特点,第一,她的观点非常旗帜鲜明,没有那种“既要……又要……”和稀泥的废话逻辑。这让听着能够明确说话的主题。第二,她一直在肯定和认同对方的观点,但是用事实说明他们的行为违背了他们自己的观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不是在说服对方,而是让对方自己发现错误,自己纠正。第三,在采访中,赵小兰批评别人总是非常委婉。在批评美国大学的招生歧视时,从来不用unfair等浓烈的情感词汇,而是摆事实,列数据,让对方自己发现这种不公平。 协作不仅止于与具体的他人协作,还有与整个国家、时代、技术风潮的协作。在软件开发上,微软长期基于PC,而谷歌则基于互联网,因此任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都能非常自然地帮助到谷歌,却对微软帮助不大。苹果取代诺基亚也是如此。摩尔定律、无线网速提升、触摸屏价格下降、SSD容量剧增,都对iPhone有助益,却对诺基亚手机没有意义。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因为在风口上,你是「被迫协作」的,你不需要苦哈哈的寻求他人的帮助,他人的利己行为同时就在帮助你。你不需要自己开发研究院,全世界的研究院都在为你服务。 与国家、时代、技术风潮的协作,要求的是人的判断力,而判断力来源于见识。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老家的一些亲戚到北京来看他,他谈到了表哥王季范将他带出闭塞的韶山冲,到了湘乡城,这样他才知道天下之大,才做出后来的一番伟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拥有更多的见识,才能知道真实世界的运转规律,才能藉此找到时代的走向,把握机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当然,本书的内容不是短短一篇读书报告就能涵盖的,如果用含水度来判断,本书无疑几乎全是脱水的干货。许多内容在『得到』上早就细读过多次,但作为一本书整体读下来,更摸到了一条主线,也就是本文所说的「反思」、「专注」与「协作」。好书值得反复读,每次都会有新收获。

联系我们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千篇网
注:需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价格:3.00元

支付宝支付
联系客服
扫一扫,支付¥3.00

正在加载二维码...

支付完成后,等待10秒,请勿关闭此页!
【手机端支付方法】屏幕截图保存此二维码,支付宝扫码-选相册-选此图片。

本站相关:

  • 站点地图
  •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仅作为个人学习、研究用途,文章及图片无意侵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isanxia2022@126.com
Copyright https://www.isanxia.com 渝ICP备2021003374号-3 小学生作文

  用户登录